花语系列

花语系列

由活物至死物,那些花朵的生命总是反复被暂停在马内、莫奈、梵高、
莫里斯·德·弗拉曼克或埃米尔·诺尔德及马蒂斯的绘画中,

只是这些大师们谁也未曾试图解开关于它们为何如此动人的原因。

花朵的存在就是一场从虚无缥缈到实实在在的循环,一桩能够亲眼见证的鲜活例证。

项目概况
艺术家

曼努埃尔·瓦伦西亚

作品尺寸


作品

花语系列

作品材质


年份

2018

曼努埃尔·瓦伦西亚个展
主题阐释

在过去的三年中,曼努埃尔·瓦伦西亚一直致力于创作“花语系列”作品。“花”在长久以来的创作史中经常被创作者们描绘成违反它们真实状态的反向意义,在视觉艺术与文学作品中它们所指代的含义也一直变幻无常。而这些充满变数的细节始终萦绕在艺术家的心头。
不过要说起这系列最早的创作时间,其实可以回归到瓦伦西亚还生活工作在北京,经常游历东南亚的那段日子。当我们试图搜寻相关资料时会发现,艺术史上关于花卉的内容总能轻松浮现在人们的记忆里,这其实恰巧就解释了为什么这种生命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如此无可比拟——它们是时间的扮演者也是时间的一种可见形式,在时光的掌控下它们的娇弱总是显露无遗。于是乎我们仿佛就能够理清它们在大多数艺术作品中所扮演的角色——作为静物,作为一种从艺术过渡到自然的现行方式的隐喻。
由活物至死物,那些花朵的生命总是反复被暂停在马内、莫奈、梵高、莫里斯·德·弗拉曼克或埃米尔·诺尔德及马蒂斯的绘画中,只是这些大师们谁也未曾试图解开关于它们为何如此动人的原因。然而当问题的矛头直指于人与自然,宇宙众生及大环境关系时,中西方文化又同时显露出了对大自然的感恩之情。
花朵的存在就是一场从虚无缥缈到实实在在的循环,一桩能够亲眼见证的鲜活例证。当“自然”这个母题在过往的某段艺术史中担任主角时,乡村风景是这个大类里,那个时期艺术家们绘画的主要对象。尽管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主要手法是分解那些原本规规矩矩的元素,以至于向野兽派、抽象主义及后来的立体主义进发。
花所展现出的灵动让我们联想到自身所存在的脆弱与敏感。在曼努埃尔·瓦伦西亚所创作的这系列作品背后,观众们将需要发掘更多相关资料来帮助我们理解:如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O´Keefe)、阿尔弗雷德·斯蒂格利茨(Alfred Stieglitz)、马塞尔·布达埃尔(Marcel Broodthaers)、理查德·汉密尔顿(Richard Hamilton)、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村上隆(Takashi Murakami)、沃尔夫冈·莱普(Wolfgang Laib)、杰夫·昆斯(Jeff Koons)或威廉·肯特里奇(William Kentridge),这些被列举出来,最具有感染力,最为瓦伦西亚所打动的艺术家都是我们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对象,当然也包括法国著名诗人波德莱尔的《恶之花》(Flowers of Evil),和永远被艺术家铭记于心,传承自15至16世纪的静物绘画及中国传统风景水墨画。
瓦伦西亚笔下的花朵随性又脆弱,仿佛随时坠于危险之境。它们脱离枝梢,致敬般地被聚拢在一起,病态而又美丽。不过考虑到这些花朵单薄的构图形式,瓦伦西亚也曾进一步尝试加强这些生命的自然美感与孤独感,以便提升它们的审美价值。
但是,为何偏偏是花朵?为何偏偏选择它们来作为创作对象? 艺术家如同一位经验老道的植物学家般给他所有的作品都起了拉丁名字。对于瓦伦西亚而言,落笔绘花是一种思考和感悟人生的方式,同时也是为了歌颂时光流逝,春去秋来的伤感。一如杜甫曾在他的诗歌中所描绘的春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相关项目
二维码
期待与您合作

电话:021-54598888

邮箱:info@purpleroof.com.cn

订阅讯息
分享与关注

Copyright © 上海罗浮紫艺术品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沪ICP备20007982号-2 技术支持:上海网站建设